
公司配置的有機肥生產線配置靈活,機動性更好,成品率更高,更低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以及更安全可靠的的設備運行方式為用戶提供高產能低能耗的生產機制。
發酵過程中注意事項
1、原料粒徑:雞糞和輔助原料粒徑需在10mm以下,否刮需做粉碎處理;
2、適宜的物料水分:堆肥微生物**適發酵濕度為50~60% ,極限濕度為60~65% ,因此物料水分調到55~60%左右**。而水分達到65%以上時,則有較高幾率出現死槽不發酵情況。
3、雞糞與輔料的控制:根據當地農業情況,可采用稻草、玉米桿、花生莖等有機物作為輔料。可以根據發酵水分的要求調節雞糞與輔料的配比。( 一般為3 : 1 ) , 堆肥輔料可選用碳氮比在20~80 : 1的原料。所以農村常見的干稻草、珠桿、落葉、大豆莖、花生莖等有機物經粉碎后均可作為堆肥發酵的輔料。
4、發酵周期:雞轔輔料和接種物料進槽混合后,第1次翻堆,記為發酵周期開始時間, -般經過3~4天升溫期(季5~7天) , 進入高溫發酵階段。以溫度為標準,當堆體溫度超過60-70°C時保持24小時以上,就可以翻堆,翻堆次數隨著季節不同而不同。夏季發酵周期一般為15 天,冬季發酵周期為25天。
若入槽10后,發現發酵槽內溫度還沒有超過40°C ,則可判定為死槽,發酵啟動失敗。 此時須測量槽內水分,若水分超過60% ,則需添加輔料和接種物料;若水分低于60% ,則考慮是否接種物料量添加不夠。













